最近, 关于儋州和洋浦合并的话题越来越多。 从街头讨论到网络论坛, 讨论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住在儋州和杨浦的人最关心, 而前来打听这个消息的人, 来自四面八方, 有的来自美国, 有的来自北京。 但是到目前为止, 我还没有看到官方官方在这方面的回答。 根据政府和反对派讨论的话题, 我将儋阳浦合并归纳为10个热点, 并作了粗浅的评论。 儋州和洋浦合并是真的吗? 据观察, 省政府有关部门正积极与儋州、洋浦就两地合并事宜进行一些磋商。 近日, 为慎重起见, 省政府也出面邀请国内部分专家对琼进行考察研究, 进一步论证。 目前, 专家已在儋州、杨浦完成工作考察。 据了解, 此次调查专家的任务是研究和规划海南省的整个区划, 儋州和洋浦合并只是其中之一。 由此看来, 洋浦与儋州的合并并非谣言。 官方已将此事正式提上日程, 但具体方案未知。 2. 谁兼并谁? 谁兼并谁? 意见不一。 儋州人说儋州要吞并洋浦; 洋浦人说洋浦要吞并儋州。 两地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 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 事实上, 杨浦与儋州的合并, 就是分部合一,

不存在谁兼并谁的问题。 严格来说, 目前儋州和洋浦在划分上还是一样的, 因为洋浦原本是儋州的半乡镇, 但管理权并没有集中。 想要吞并他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占有欲, 被吞并的人往往被视为失败者。 因此, 生活中总有人想通过兼并他人来炫耀自己的权威、地位和力量。 3、宇勋在杨浦的兼职领导和赵中社现在的兼职有什么区别? 1993年杨浦管理局成立时, 时任丹县县委书记于勋兼任杨浦管理局副局长。 2003年, 杨浦开发建设进入新阶段后, 现任儋州市委书记赵忠社兼任杨浦工委副书记、政务处副处长, 排名第二。 儋州市两位市领导在杨浦市政府兼职的背景和角色各不相同。 千都打工的背后, 是杨浦开发建设初期。 那时, 杨浦是儋州的半乡(甘冲镇和三都镇的一部分)。 县政府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因此, 当时余勋还兼任杨浦管理局副局长, 有利于杨浦搬迁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践证明, 省委人事安排是正确的。 后期打工的后面, 是杨浦12年开发建设后最好的时期。 现在大企业纷纷落户洋浦, 单桨造纸厂和炼油厂已经占据了洋浦大片区域。 要想进一步发展, 杨浦的开发建设用地还远远不够。 如果能与儋州作为一个整体, 儋州将被视为洋浦的发展腹地, 洋浦的发展将得到很大提升。
       展览空间越来越广。 因此, 赵忠社这次被安排在杨浦管理局党政领导班子中, 担任二把手。 优势互补的目的。 总之, 禹寻兼职来洋浦是为了更好的分开洋浦, 而现在赵中社兼职来洋浦是为了更好的整合洋浦和儋州。 古人云:“世间万物, 必分久, 必分久。” 说真的, 思燕! 4、中央政府的态度是什么? 洋浦虽小, 但其政治地位不容小觑。 一方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是对外开放的一面旗帜; 大干, 老百姓都很关心。 因此, 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洋浦的开发建设, 来海南视察的中央领导无一不亲临洋浦。 洋浦无小事, 是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基本共识。 有鉴于此, 中央尚未就洋浦与儋州合并问题作出明确表态。 但是, 加快洋浦开发建设, 是中央和国务院的一贯态度。 中央绝对不愿意看到洋浦发展不发展的被动局面。 如果时机成熟, 只要海南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能够拿出一个有利于洋浦开发建设的合适方案, 中央和国务院一定会支持的。 因为,

最终把洋浦打造成外向型工业城市, 也是中央国务院的初衷。 5、合并后的干部如何分配? 这是两地干部职工共同关心的问题。 儋州多位干部认为, 两地合并后, 儋州标准会更高,

干部晋升机会也会更多; 杨浦也有不少干部认为, 两地合并后, 儋州4个中的4个会取代很多部门级职位。 团队已满。 其实, 两地官员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 因为合并后涉及个人政治利益就是立场问题。 但这个想法是不现实的。 如果两地真的合并, 两地干部有计划地进行一些交流是必要的, 也是可能的, 但不会出现你挤我我排挤你的现象。 我认为组织会考虑向社会公开选拔, 分配领导干部。 先不说, 海口市与琼山市合并后, 有多少原海口市的处级干部被琼山市的董事们挤掉了? 琼山市有多少主任升为处级干部? 结果很少。 因为干部的配置不同于财产的配置, 所以在配置干部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一般要注意结构合理, 在个人素质方面要注意资历和综合素质。 在选择方法上, 要注意程序的合法性, 按规定办事。 财产分配考虑的因素比较简单, 只要分配均匀, 但干部不能平均分配。 6、工资怎么样? 据了解, 儋州大部分干部支持与洋浦合并的最大原因是工资可能会因此上涨数倍。 这可能不是不可能的, 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杨浦、儋州经济增长较快, 财力增加; 二是少吃御粮。 据统计, 儋州有近万人吃御粮, 而杨浦不到1000人。 这个比例太悬殊了, 确实不利于合并后的分配。 但在薪酬政策方面, 公务员的薪酬水平基本持平。 也就是说, 合并后, 儋州和杨浦的公务员工资水平应该是一样的。 但由于杨浦开发区的工作特点和历史因素, 各项补贴和福利待遇均高于儋州。 收入肯定有差距。 7、儋州市合并后会更名为杨浦市吗? 虽然计划还没有出来, 但大胆猜测儋州市最有可能更名为洋浦市, 原因有三:一是洋浦的政治地位高于儋州市。 洋浦是国家级开发区, 是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它是改革开放水平最高的地方, 是全国人民的杨浦。 历来受到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浦在1989年的动乱之后成名。外媒可能不知道有海南省, 但说到当年的动乱, 大媒体肯定知道有洋浦。 目前, 随着杨浦发展形势的迅猛发展, 其名气会越来越大。 现在有80多名外国专家居住在洋浦, 有8000多名内地农民工来洋浦工作。 该局干部职工来自全国30个省市, 在海南省政府机关中独树一帜。
        三是洋浦品牌硬。 洋浦有特殊优惠政策。 区内土地全部用于招商引资, 历来得到国务院积极支持。 海南省一到国务院拿到项目和资金支持, 只要打上洋浦这个牌子, 谈何容易。 可见, 杨浦这个品牌在国务院各部委中还是很有价值和有影响力的。 这个品牌是用来招商引资的,

它的作用不容小觑。 去年, 仅靠优惠政策, 杨浦就吸引了全国各地4亿多税收。 这是儋州无法企及的。
        8. 两地合并的民意调查是什么? 因为利益不同, 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不同。 初步测算, 支持合并的儋州和洋浦的舆论指数是两个极端,

儋州95%, 洋浦5%。 不过, 官员们在研究两地合并时, 一般不会关注这个因素。 所以这个民意调查不是很重要。 官方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看是否有利于两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9. 合并后如何管理? 两地合并后, 政府应保持洋浦开发区地位不变, 可在行政区划中列为独立区域, 可参照海口自贸区设立。 具有三个优势:一是可以保持开发区现状, 有利于洋浦开发建设的稳定发展和优惠政策的延续; 二是更加符合杨浦实际, 能够调动杨浦干部群众发展建设杨浦的积极性。 ; 第三, 管理上可以突出开发区的特色, 可以防止两地干部在待遇上相互竞争。 十, 合并能成功吗? 目前, 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行政区划改革。 大方向是减少地级市, 增加省, 扩大县和乡。 此时提出两地合并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估计近三年很难获得上级的批准。 但杨浦最终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座新城。 我想, 从杨浦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 这个目标的实现是肯定的。